在2015年9月秋拍現場上,佳士得隆重呈現了一系列中國古典家具,其中備受矚目的便是著名建筑師IGNAZIO VOK珍藏的黃花梨嵌楠木癭面翹頭案。
圖片源于佳士得官網
佳士得拍賣場上的這件翹頭案為明末清初時期作品,整體造型渾厚而不失文雅之氣,是典型的明式文房用器。
此翹頭案預估價格在400,000美金至600,000美金之間。誰能料到,拍賣現場爭奪越演越烈,經過數輪競價,最終以2,405,000美金落槌,超最低估價6倍。
圖片源于佳士得官網
這是一張怎樣的翹頭案,竟能以超預估價格的6倍落錘?我們可以在霍艾博士的《PURE FORM》(《極簡之風》)中找到答案。
霍艾博士在《PURE FORM》中寫道:
“素雅的中國家具在絢爛叢中靜立。我試圖努力去領悟這奇特的對立矛盾關系并開始徹底研究。
慢慢地,我開始理解這類家具如何讓我滿心歡喜:傳統的風格,永恒的品質,實用性,令人迷醉的工藝和華美的木紋?!?
《極簡之風》,永華藝術館藏書閣藏
IGNAZIO VOK珍藏的此件17世紀黃花梨嵌楠木癭面翹頭案,雖不出標準供案的形制,但是構件的比例優美,毫無浮夸的裝飾,使造型更為輕盈。
圖片源于佳士得官網
用材上,此件翹頭案由黃花梨和楠木兩種材質制成,從材質便能顯露出17世紀中國家具的映像。
黃花梨和紫檀在今天的中國古典家具中最引人注目,但自古以來其他多硬木也倍受珍視。明代鑒賞家認為烏木、鐵力木、楠木和黃楊木都是制作家具的良材。雍正朝的造辨處檔案也透露出宮內的家具大致上也使用各種木料,包括花梨、紫檀、楠木和涂漆的軟木料,并且混用不同的木料。
在混用名貴木料制成的翹頭案上亦絲毫看不出節省的意圖,有些地方甚至是奢侈地盡用大塊木料。
圖片源于佳士得官網
案面中間嵌楠木癭面整板,世所罕見,楠木綢緞般的光澤與琥珀色的黃花梨形成鮮明對比,二者搭配相得益彰。
圖片源于佳士得官網
在結構上,使用案形結體的主要造法,明及清前期家具最常見的形式——夾頭榫結構。
夾頭榫實際上是桌案的腿子、牙邊和角牙的一組的榫卯結構。其優點在加大了案腿上端與案面的接觸面,增強剛性結點,使案面和案腿的角度不易變動;同時又能把案面的承重均勻地分布傳遞到四足上來。這種造法既堅固實用,又典雅凝重,不會破壞了整器的氣韻。
圖片源于佳士得官網
圖片源于佳士得官網
總而言之,霍艾博士收藏的這件17世紀黃花梨嵌楠木癭面翹頭案,展現了藏家對古典家具的美麗素材和榫卯結構的歷久不衰之向往。
圖片源于佳士得官網
永華家具復刻的夾頭榫云紋牙子翹頭案,在外形上則與材美工良的黃花梨嵌楠木癭面翹頭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永華家具·夾頭榫云紋牙子翹頭案
整器采用巴里黃檀制。前后牙板光素,皆鎪挖出云紋造型,夾頭榫結構與腿足相連;四足渾面打洼壓窄邊線,與托泥末端打洼造型形成統一的設計語言,側面足間施以超逸空靈的壸門式牙板,下端卷珠式橫棖。
永華家具·夾頭榫云紋牙子翹頭案
永華家具·夾頭榫云紋牙子翹頭案
翹頭案常用作文人觀看、繪制卷軸畫時隔擋用。傳世的明式翹頭案,不論尺寸大小,翹頭多文氣、小巧靈動,而到了清中后期,翹頭案以大氣豪華風格為主,較之明式更具裝飾性。
永華家具·書房實景
整體風格靈盈,是明式翹頭案的精品之作,或作為玄關,或置于書柜之間,又或作小型供案,皆顯得室主雅致得體。
永華家具·書房實景
對于中國古典家具收藏者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是嚴謹的比例、堅固的結構,還是奢侈的木材,悠久的歷史?
如霍艾博士所言:“家具,抑或中國家具,完全稱得上是藝術品,是最具有真實感官存在的藝術品?!@就是我最重要的收藏心得?!?
永華家具·書房實景